top of page
d09397_eb7d2245cbb54370a87f7648fbaf9e45~mv2.png

NEWS

他将积墨艺术发挥到极致,创作了“厚重且充满力量”的山水画

2022年4月17日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前副主任、《艺术》杂志前编辑长王仲感情深厚地说:‘站在来支钢先生那巨大的积墨山水画前,就如同聆听交响曲第六号《悲怆》的最后乐章,您将被感动的氛围包围,受到震撼、征服和钦佩!画作中的庄严和崇高,将唤醒你内心深处的中国艺术精神!’”


4月17日,“传承与开拓——来支钢水墨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李可染画院、《中国美术报》联合主办,由深圳来支钢积墨山水画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展览以“传承与开拓”为主题,展出了来支钢先生的百余件名作,汇总了他40多年艺术创作的成果。现场聚集了包括嘉宾、媒体、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和工作人员在内的100多人,气氛热烈。


开幕式由《中美术报》社长兼编辑长王平主持,中国国家画院院委、著名画家李宝林和中国画学会前副会长、著名美术理论家孙克共同宣告展览开幕。随后,著名理论家王镛主持了艺术研讨会。


鄒佩珠先生曾经提到的“传承与开拓”这一主题,既是对来支钢先生的鼓励,也是对他切实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初心的坚守。在过去40年的艺术活动中,来支钢先生深入研究了传统的积墨画法,继承了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积墨山水画大师的优点,掌握了积墨的规律后,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通过写生不断提升自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展现了雄伟壮丽的山水和多变自由的云烟,体现了充满自信的时代精神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可谓现代积墨水墨画的代表人物。


在此次展览中,画家来支钢展示了他多年创作的各种尺寸、风格和美丽艺术概念的杰作,共计100余幅,展现了他自身的绘画艺术才能,正如2000年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子建的诗句“文如春花,思如涌泉。发言可读,书写成文”再现了一般。


《艺·道》、《大潮》、《黄山云烟》等大尺幅作品展现了惊人的气势。在山石水的表现上,继承了南宋李唐的豪壮,展现了宏伟的风貌。


另一方面,手卷作品《富春山居图》、《大江东去》、《江雪》以细腻的积墨表现了天、地、雾等自然景观的空蒙,展示了充满生命力的风景。细细欣赏时,雾气弥漫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人居住的境地,不禁令人陶醉。


此外,虽然是小尺寸却充满韵味的写生画也引人注目。他将感受与笔触相统一,表达了“道”中自然的率真。


来支钢先生表示:“我的创作中心在于‘变’与‘活’。‘真’是我对艺术创作的态度,艺术家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诚的心、纯粹的心。”


来支钢先生以兼具势与厚的积墨技法描绘云烟,这与中国文化艺术中道家追求的自然与人类和谐思想相一致。他将“道”与天地有形无形连接,将思想浸润于风云变化中,用水墨作品传达道的魅力,以诚挚的心重现纯净自然的水墨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表示:“来支钢先生描绘的云和山堪称跨越时代的杰作。其兼具势与厚,其宏伟气魄适合新中国的氛围。个人认为来支钢先生的《艺·道》尤其符合时代精神,是现代山水画的代表。”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表示:“来支钢先生的现代积墨新山水画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开辟了新风格,实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现代化。他将‘积墨’发挥到极致,重现了‘厚重且充满力量’的山水,用积墨技法弥补了宋代山水画的不足,这也是他个人的创新。”


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

相關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