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VIDEO

Review

Home  /  Video List /  Review

XULI.png

XU LI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来支钢的作品非常出色,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其厚重、气势、威严、力量在视觉上给予了强烈的冲击,反映了新时代的氛围和风貌。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今天非常荣幸,非常高兴在国家画院看到一个非常清楚,非常好的中国画展,这是我们著名的画家来支钢先生的创作百余幅作品,在国家画院全面的展示,走进来一看,非常吃惊,就没想到。这也是我这几年来看到的一个非常好的展览。这些作品我第一感觉就是气势宏大,有几件巨幅作品,展现了古今中外,包括今天的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这些美景。同时还有一系列这些写生作品,包括自己对诗意进行创作的一些条幅作品这个展览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这种厚度,这种气势,这种磅礴,这种雄浑,在来支钢先生的作品当中,充分的展示出来。所以第一感觉就是气势宏大,作品视觉冲击力,给我们观众,这第一眼就完全冲过来,这也我刚才说的看到的有这种感觉的好的展。另外一个就是来支钢先生的这些作品的创作,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同时他是真正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从古到都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后来也跟着贾又福先生学习。所以从古人到我们近现代到当代,都接触了传统跟接触的大师高人,这样子一起的学习研究,起点首先就比较高。那么站在大师的肩膀,在学习探索研究的过程当中,既传承了他们的优秀的传统又创新创造,非常好。像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画家的要求,要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要创新性的发展跟创造性的发展。作为一个艺术家,贵在创新,贵在创造。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黄宾虹先生,陆俨少先生等等,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来支钢先生对他们的研究。

这些作品墨色基本上都是水墨,没有颜色,非常的厚重,甚至可以说它的变化的特点是以黑跟白取胜。他这种黑是在当下很多画国画的画家当中,还是比较少有,应该是李可染先生黄宾虹先生等等,这些基础上,自己探索的一个结果。因为他的表现手法表现技能跟他们还不太一样。但是这个黑,黑的非常透亮,黑的非常的厚重,黑的画面非常的有气韵,这就非常难得。因为黑把握不好,画面就会很呆板。支钢先生作品看过去一片黑,但是非常通透,透气而且厚重。另外整个画面它苍劲温润,这种气象韵律格局等等,把握的把握都非常好。所以画面虽然黑,但是对比很强烈,让大家感觉到这种气象格局是一种正气,气韵非常的生动。

中国画里头说实在话,传统中国画现在最讲究是什么?一个是线条,一个就是气韵。这两者处理的好,应该说就把中国文化中国画的精神要义,我们所要表达的这种审美追求等等因素元素都能够体现出来。当下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绘画在线条的理解与线路画方面,跟以往跟传统比法,我们有很多的断层,那么在气象格局上,很多人也为了表现要创新要什么的,但是我们经常讲要守正创新,就是画还是要有正气,要有正能量,要给人家带来一种格局境界。这些来支钢先生就做的比较好,所以他每张画都费了很多的心力。因为他的这种刚的笔触,这些老辣苍劲的线条,以及他温润的这些笔韵,是需要反复练习的。

另外他作品还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对光的表现,光的表现按理讲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过去没有说光的表现的问题,光的表现。这是西方十九世纪以后的说法,但是实际上我们古代在画云雾,云气,黑白对比实际上也是一种光。那么来支钢先生对云气的这种表现,这种光感就特别喜欢。而且他表现云气相反他没有用线条,不像陆俨少,很多通过线条来做,他完全用这种墨韵来把光感引起跟画面的关系,统一起来。所以这也非常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就是山的气质,山的线条,跟云气的这种笔墨,缭绕协调在一起,这也把一种轻与重,动与静,等等的这些变动的关系,能够在画面当中体现。另外他的对光的表现,实际上更加的灵活,跟李可染先生的这种逆光,原来画山水的用光方式有所区别,有他自己的理解,跟创新,所以这些作品应该说值得大家来很好的来参观,来学习,来交流。

中国画,尤其是当代如何传承,如何体现时代,如何创新,是我们每一个画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看到来支钢先生的这些作品,应该说能够体现这几个特点,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创新,一个是体现这种新时代。 我们时代一个盛世的气象跟格局,还有也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的这种风格就非常的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