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Review
Home / Video List / Review

WANG PING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在“大、满、黑、厚”的形式语言基础上,他形成了“拙、重、大”的内在美。此外,最近他的探索中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前他的山水画注重景色的创造,而如今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从景色到心境创造的转变。
我在开幕式上说了三句话,说来支钢先生的展览是向李可染先生艺术的一个致敬,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次深入。再一个就是说对水墨新天地的一个拓进,为什么说他是向李可染先生风格的一个致敬呢?我觉得他的学术的脉络,就是李家山水。在现场开幕式的时候,王鲁湘老师,卢禹舜院长,尚辉主编,都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对来支钢老师的艺术渊源的学术的脉络。你看他的作品当中,对于李家山水的变与不变,在这展览当中,我们是能够看出一个源流的。一方面他对于李家山水,比如说为山河立传的一种爱国的情怀,以及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方面,他都有他的一个鲜明的传承。其实他从贾又福老师跟李小可老师这里面对于李家山水,他有个深入的一个学习和取法。在他的作品当中,以骨立画,以墨生韵。他在李可染先生的李家山水的基础之上,对于笔墨本质方面,都有一个坚守。但他在画的题材,画语言的创新方面,也有鲜明的探索比如他对于山水的烟云,对于水,对于积墨法的跟时代题材的结合上,他有的新的探索,大,满,黑,厚,的一种形式语言的基础之上,他形成了他拙,重,大,的一个艺术的内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他近期的一些探索,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以前他的山水画着重于造境。今天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心造的体格的转型。在这批作品当中,你能看到他对于中国传统卧游山水以及澄怀味象的传统的体味和深入,他有体现出以中国传统意象山水为基调的一种抽象艺术的一种拓近。这一些方面我们可以在展厅的最大的一幅以浪花为基础的作品中,他既有浪花的海洋的意象,又呈现出抽象特点。这都是他对于李家山水的一种开拓,今天展览能够得到这么多专家的认可。也源于来支钢老师在这些方面所做的探索。
在当下的山水画发展当中,他选择这种创作风格,首先我觉得可能跟他个人的气质有内在的关系。我们很多当下艺术家所呈现的面貌,为什么不能像李可染先生的一样,有一种雄浑的阳刚的崇高美的一种画风。来支钢他选择了这种画风,我觉得还是他个人的一种内在的气质,跟李可染先生画风的一种对接。也和他跟随着贾又福老师,李小可老师学习过程中技术传授有关。在学习的过程中,来支钢先生也形成了他自己的画风,形成了对李可染先生画风的突破。他的画比较满,比较密,比较黑,这是他的艺术形式语言上的一些特点。
他在积墨画山水烟云画方面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作品当中,他有意识的强调山水的体积感,亮感,快面感,结构感,空间层次感。他的水墨画和中国传统的以笔墨来写心,以笔墨来求气运不同,他跳开了对于写实对于塑造的一种迷信,具有一种当代艺术的一种品质,呈现出他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笔墨情绪的澄怀味象的情怀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