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Review
Home / Video List / Review

LIU WENJIE
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
來支鋼は、無限の深さ、無限のサイズ、無限のエネルギーとボリュームを表現できる適切な絵画方法を選択しました。 大作の雄大な雰囲気が最大の特徴であり、「霧山の雲と雨を断ち切る」精神を込めた内容の特徴でもある。 彼の「 溜まった水」という画法は前例がなく、水の作用によって様々な不思議が生み出されます。
有升腾感,你说是有吗?有,你说无,这是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哲学上,是有和无的融合统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看这升腾感,看这墨,黑如太阴,这墨是黄山制墨厂很长时间以来没有的一种墨,他们从贵州山地里买来的大漆,把这个生漆熬熟了,然后再点烟,里面加麝香、金箔做的墨。所以好墨发紫,次墨发青。本来这一块墨很难处理,很容易画死。由于这墨好,这块墨不仅不死,反而有了精神,活了,这就是好墨的作用。
你看这地方,由于积水整体产生的升腾感,古人怎么描述呢?是一种仙气。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水,有水则活,无水则死,水少了则死。所以那些板水墨画都是用水不足,所有活的水墨画都用水用得好。你看它这个反差,在水的作用下,厚重升腾了,反差大了,白的真白,黑的真黑,这反差大了,就使这个画面有立体感,有体积感。所以说你看这在水的作用下产生了很多奇妙,这是古人没有的。这种画法前无古人——积水法,古人没用过。
那天开幕前我和来支钢老师在看,我是第一次看,我说您的这个绘画的逻辑,其实跟传统文人画都不太一样。第一个含义是他开始画空间,就是他在营造空间。第二个不同的是,我观察到他把虚画成实,实画成虚,虚则实之。他对画云特别感兴趣,你刚才说的很多东西,他把一些虚无的东西具体化。第二,关于那边画了一张很大的水。因为水我们也可以说是无形,它是水文化里最不确定的形状。他画了这么大的一件,我说您对不确定的东西感兴趣,那它确定。他这是一个反向思维,特别有意思,就是包括这样的一个山的形状,他有一个跟一般传统书画不一样的角度。
他这个大画有什么特点呢?就像毛泽东诗词似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有截断巫山云雨的气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气不大气是比出来的,美不美是比出来的。整体上水面都有一种升腾感,你去看别人的画没有。这看画,有的时候需要远观,有的时候需要近赏。远观近赏各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光线不一样的时候,看这画的效果也不一样。
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在于老庄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由自在的思想,这里头没有拘谨,很自由自在,抒发的是一种任意挥洒。胸中丘壑通过笔墨任意挥洒到纸上,体现的是庄子的自由自在的思想,你看这都有升腾感了。
你看这树,这张也好,这张也不错,这张绝品,前无古人。这一看这个光感,这个意境,前无古人。美的东西不分古代、现代和当代,只分好与坏。
中国水墨画凡是画得气韵生动的,活的,全是因为他水用得好,画得板的、死的全是因为水用得不好。那么中国画的内容和空间是从哪来的呢?中国的现实的道法自然来的。第一来源于道法自然。第二,来源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积淀,它是有内涵的。
关于一个主题,关于水文化。其实这个话题最大的,就是我们中国和西方的最大差异化的一个点。比方说同样画一个你观看到的自然。那么这个自然在西方被称为风景画。为什么叫风景画呢?它是通过观看,而中国人为什么叫山水?山水的含义?它实际上有相当一种成分的思想精神,以及对观看方式的理解内容在里面,这是很大的一个区别。
所以以至于西方绘画,它最初呈现的尽量接近于自然观看后的结果。所以产生了很多透视学、塑造形体、光影等层面。而中国画的山水画体系,借用了山水这个寓意,但它要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态度,这个态度是很重要的,态度它一定不是风景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后通过这样一个长卷,西方如果是用一个焦点透视,不能这样画,因为它没办法处理散点透视,以及它的多维度、多空间的连续性观看方式。大卫·霍克尼为什么受中国长卷影响,后来改变了他的摄影的连续,以及他油画构图的拆分处理方法?是因为中国的观看方式影响了他。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每一段观看,就在观看一个过程中运动,或者我们人在运动,或者我们在房间里。在卷轴的拆解观看方式中,总是有一端在运动,最重要的是思想运动。在观看过程中,不断运用你内心的所有哲学思想去看这画,用哲学思想去看这个,就是用哲学思想的审美价值去看待一切事物,有和没有哲学思想的去看待一切事物,结论完全不同。
所以中国画为什么讲书画同源?那么书画同源在哪?第一,中国书画同源,同源于书法和绘画的原始造型是一样的。第二,创作方法是一样的,所以由于最早的造型理念是一样的,意念是一样的。最后的创作方法是一样的。所以中国的文字和书画都起源于写意。
中国画是勾勒写意基本功,西画的基本功是素描速写。现在很多美院的学生都用素描速写画,所谓的中国画,其实已经走偏了。第三,我们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是一样的。董其昌讲“看画如看美人”,说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
就是说我们中国画是心中有丘壑,再把丘壑通过笔墨挥洒于纸上。所以这和外国人的风景画完全不一样,风景画由于过于写实,只能观赏。而中国画中包含胸中丘壑,所以它是可读的。这是中国画和西画的本质区别。中国画是可读的,西画只能观赏。
因为中国的哲学思想已经占领了世界哲学的顶峰,道法自然就是世界哲学的顶峰。黄宾虹研究了故宫南迁的所有书法绘画文物后,总结了中国书法绘画最好的用笔方法:平、留、圆、重、变。总结了所有最好的用墨方法:淡墨、浓墨、积墨、焦墨、宿墨、泼墨、破墨,唯独没有积水。古人就没用过积水这种方法,现在总算有了积水第一人,用积水的方法画水墨画,用积水大化于中国画的水墨。
因为水墨在纸的纤维中,不能均匀疏散,不能充分氤氲。而在积水中,使水在纸上没有充分升华的水墨焕发了活力,让它升华了。所以你看这画有升腾感,升腾感就是升华,所以这是一种突破。这比丰塔纳的突破要高明得多,这是哲学突破,审美的突破。
来老师的大画,气势磅礴。中国人不仅有绘画形式,还得有绘画内容,他这些绘画内容就是胸中丘壑。胸中丘壑来源于自然,反映自然。所以大气磅礴是来老师的大画的最重要特征,而且是有内容的特征。再加上他水墨天堂的创作方式,突破了现有古人的创作方式,进入了一种新的创作阶段,给后人一定有新的启示。后人沿着这条路去走,走这种哲学思想,走这种审美学思想。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画发展的一个进步方向的指引。
来老师对云雾的处理、空间的把握等,有一定的颠覆性。他直接把空间置于一个画面之中。这是一种。第二,我刚才提到他的作品往往有一点虚则实之。因为我们处理,包括一些文人处理空间云雾时会留白,大多数都留白,使得你可以在实的地方画,其他地方留出空隙。来老师直接画,并且直接画云雾状的物体,使其变成一种实的状态。
这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水遇杯成杯,遇热成气,遇寒成冰。他实际上把一种虚无的东西变成一种固态的,或者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种东西保存下来。我觉得这很有趣。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几天前我看到他画的《潮》,水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他把它凝固下来,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他把时间切片了,切片之后它就凝固下来。
我说您的画有很大的禅宗或者东方性理念蕴藏在里面。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趣。反而这些内容以前很少有表现。因为古人会把它变成一种概念,比如水有几种画法,会变成一种概念的形式化,而他是直接观看的凝固方法,有不同的地方。
来支钢先生这个选题选得好,选择了水墨画。老子、庄子、崇爱玄色,黑色是天,天地玄黄,从《易经》来的。玄是表现天,表现宇宙,无穷大,体积无穷,能量无穷,空间无穷。所以他选择了玄色。这是有源的。来先生第一选题选对了,选对了一个能表现无穷深远、无穷大、能量体积无穷的绘画方式。
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画语言,王维突破了一个原来叫应物写形。到了王维,这叫应诗写形,然后到了宋朝,应文写形,应诗写形,应诗写形。梁楷应诗写形。我们来支钢先生的画叫应意写形。应的是什么意?全部是他自己的创意。
他画的东西在现实中对照没有,但好像又有,这就是中国画的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所有美的东西都在似与不似之间。创新,他积的是一种语言,第二积的是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笔墨形式。来先生创造了积墨法画云,以黑表达白,这是一种创新。知白守黑,没有这黑就没有这白,有灰有黑,就把这白衬托出来了。这白是用积墨法积出来的白,这白是一种亮,这种亮是一种光感。
妙在何处?光感、云感、水感、雾感,这四个感觉浑然一体,表现了神秘感、玄妙感,这画儿的好处叫奇妙无比。
这张画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大是什么?是积墨法山水应该表达的宏大。因为黑是空间无穷,体积无穷,能量无穷。他用黑这种墨道法画的山水,而且表现得如此宏大,在当今画坛可以说是佼佼者。
第二,厚。因为黑而厚,积墨积得厚,使画变化丰富又有厚重感。陈传席老师讲,大气磅礴,大气浑厚,这是陈传席老师的评价。
第三,用积墨法画是一种创造。如果单纯讲积墨,这是不深刻的认识。积墨首先是语言的一种积存,包括写生,这都是语言的一种积存。然后把这种语言积存用墨法表现,这才是真正的积墨法。如果没有语言积存,单用墨去积,不是好画家。所以一个好画家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
来支钢先生,把这个问题选对了,选择了积墨,选择了墨,又选择了积墨,在积墨中又有自己的创新,在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云的美在于动态美,没有云是无时无刻不变的,没有一个云是固态的,云是漂浮不定的,是变化的。如果能把云的千变万化的美表达出来,说明你对云的认识和突破上升到一个符合大自然规律的效果。当云的规律效果被表达出来时,对人的视觉是一种冲击,带来一种视觉美。
这种视觉美叫转侧看花花不定。你看一遍这画,能记住云的动态变化吗?记不住。你看两遍能记住吗?记不住,因为云的变化千变万化。你看十遍也记不住,为什么?因为变化丰富。只有变化丰富,才符合云的动态规律。所以来支钢先生这画,从留白到用淡墨,用各种墨点儿,各种皴擦的表达形式,使云浑然一体,有动态流动感。所以他能生动地表达出云的美的规律,云的美的规律是一种动态美,云每一秒都在变化,每一秒呈现在眼前的形象都不一样。
把这规律表达出来,需要一个高超的笔墨表达艺术。你看第一,云能形成浑然一体。第二,云和水的关系,也进行一种新的融合。像这地方,云和山峰的关系,云和水的关系,云和房屋,底下的近景关系都融合在一起。在南方经常说云和雾融合在一起,云和雾融合在一起时,就是一种朦胧感。这画是从实中看虚,从虚中看实,从虚实结合中,审视一种画的美。这和古人的画法反其道而行之。哲学上这叫一种新的思维,逆向思维。
所以这画的厚度、大气、厚重都有了。这墨用得很润,即厚且润,这是他写生创造的,还有这些云,这些画法都是他创作的。像这种云从远处看有立体感,切云光风水,这都是千变万化的。你比如说这云有可能真的是这样吗?我说有可能,只是你没见过,在这儿见了。什么叫天人合一?画画达到天人合一,就达到一个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就是人对大自然的认识,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叫天人合一。天是自然,人是认识。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他更有思维。这个思维和认识符合大自然规律,就是天人合一。
那么什么叫中国画?必须用毛笔和墨画出来的具有中国书画传统的画叫中国画。什么叫中国书画传统?就是能够代代相传的中国画语言和中国画笔墨基本功。中国画必须有中国画语言和中国画的基本功。
什么叫中国画的语言?画什么?怎么画,叫中国画语言。什么叫中国画基本功?把你想画的具体东西用你的基本功表达出来,能变成有视觉审美价值的作品,这叫中国画基本功。中国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审美价值。就是说如果这画没有审美价值,那么这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把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分成三档,小美可观,挂着看一眼有点美叫小美,挂着看一眼赏心悦目叫中美,挂着一看里头能读出诗词、散文和文章来,叫大美。所以大美可读,中美可赏,小美可观,这是对画的评价。
那么看一幅好画怎么看?首先看它的主题和表达是否有创新。什么叫主题创新?就是他画的景色只有他独创,前人没有画过,叫主题创新。什么叫表达创新?就是大家都画这个题材,他画得比别人好,叫表达创新。新不等于创新,新在哲学意义上就是有异于其他,就叫新。创新必须是在继承上的突破,在基础上突破叫创新。所以一个画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非常难。
来支钢老师的画,在学习李可染、黄宾虹这些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然这个风格是随着他人生的历练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大师的。大师是在历练中形成的。什么叫历练?历练就是不断修正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水平,最后提高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这叫大师级。
来老师的画也是这样,他每次画完画叫我看看,提提意见,就是为了修正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让大家提意见,这是好事。说明这画家还能够发展,为什么呢?你如果满足了,听不进意见了,就发展不了了,自满了,发展不了了,就到头了,你自觉的到头了,但我们鉴赏家却没认为你到头,其他所有欣赏者也没有认为你到头,那么说明你已经堕落了,到了这个水平就完了,走向穷途末路了。
我们现在很多画画的都在重复自己,重复自己是什么?叫行活。所有画家一旦形成重复自己的行活风格,他就走向穷途末路了。现在有些七十多岁的五六十岁的,现在都开始穷途末路了,已经不可能再发展了。我们也不说他们叫什么了,你们在外头看,经常画出重复题材的那些画家都属于走向穷途末路。